立冬时节 慢性病患者可根据体质服用膏方调理

2017-11-07 15:00   来源: 半岛网健康频道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今年11月7日是立冬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节气,预示真正意义上的冬季的开始。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海慈医疗集团治未病科戴淑青主任建议市民,冬季养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精神安宁

  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的得以潜藏。

  起居养藏

  在起居调养上要“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温暖,失去她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饮食进补

  在饮食调养上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这里须要注意的是,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根据内经中对冬季养生的理念,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治未病科戴淑青主任建议,针对一些慢性病及体质偏颇人群,冬季可以根据体质服用膏方调理;对于阳虚怕冷等患者可以行脐灸治疗以温阳,养阳,敛阳,潜阳。治未病科膏方门诊为市民制定“专属膏方”及个性化养生指导方案,调节个人体质,未病先防。

  另外,三九天马上来临,对于哮喘等冬季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及关节痛等骨关节系统疾病等,通过穴位贴敷、督灸等非药物疗法可起到良好的保健及治疗效果。

   [编辑: 王连艺]

半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