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叨叨|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多发!孩子高烧能吃“流感神药”?退烧后多久能恢复?
冬春季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孩子突然烧起来了,能赶紧上“流感神药”吗?孩子得了流感,多久能康复?如何预防,能帮孩子平安度过流感高峰期……
儿童有用药年龄标准
很多家长一见孩子高烧就慌了神,觉得是感染流感了,甚至要孩子提前吃药预防,殊不知其中有诸多误区。
发热是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不能仅凭发热就和流感挂钩。即便最终确诊为流感,药物的选择也有讲究。
目前在我国获批用于儿童抗流感病毒治疗的药物中,奥司他韦为老牌抗流感药,主要作用是阻止病毒的释放,可用于流感的治疗和预防,需要连用5天,目前适用于2周龄(出生14天)以上的儿童、成人,甚至必要时可用于孕妇;
帕拉米韦则需要根据患儿病情连续静脉滴注1—5天,重症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应适当延长疗程;而新晋“网红”流感用药玛巴洛沙韦(片剂/干混悬剂)是直接抑制病毒的合成,只需口服一次,但仅用于5岁以上的儿童在确诊流感后用药,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如果孩子得了流感,能不能两种药同时用?
从现有的临床研究数据来看,玛巴洛沙韦联合奥司他韦与单用奥司他韦相比,并未显示更好的临床获益,不支持家长将玛巴洛沙韦、奥司他韦一起合用。
孩子体弱更易“中招”
冬春季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感染者通常在感染后的1—4天出现症状,在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
如何让孩子平安度过流感高峰期?
武汉儿童医院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陆小霞表示,儿童机体免疫功能较低且抗体生成能力较弱,相比较成人而言更易中招;
其次,对于宝宝来讲,因为好奇心重,小手很容易四处乱摸,当病毒黏附在宝宝的手上,随后宝宝又揉眼或者鼻子,就容易被病毒感染。
想要平安度过冬春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
孩子要注意勤洗手,在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
此外,保证均衡饮食、充足睡眠,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都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需做好通风和有效个人防护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通常流感疫苗接种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推荐在能够接种疫苗的时候,抓紧时间去接种,最好在当地流行季前完成,整个流行季内也能接种。
一般情况下,冬春季是我国南北方地区流感高发期,南方地区往往还会在夏季出现高发流行。
“中招”了多久能恢复?
一旦感染流感,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肌肉疼痛、头痛、乏力都是典型症状;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消化道症状。
0—3岁儿童流感的症状不典型,可能表现出食欲不振、易哭闹、呼吸急促等症状;
3—6岁儿童多表现为明显的发热、咳嗽和喉咙痛,活动较平时有减少;
6岁以上儿童的症状接近成人,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不发热了,就是恢复了,其实不然。
即便在规范接受抗流感病毒治疗后,儿童仍有3—5天的排毒期。通常情况下,孩子退热后48小时,且流感样症状明显好转,才算完全恢复。
居家护理应避免哪些误区?
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将其体温降至正常,而是在适度降温的同时缓解孩子的不适,让孩子舒适地度过发热期。当孩子发热时,家长在护理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不能同时服用两种退热药,这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造成不良反应。此外,也不建议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因为这种方式并不能增加退热效果,反而可能导致药物过量。
第二,家长在给孩子服用退热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规范给孩子服药,注意剂量和时间间隔,切记不能因为孩子的体温没降到正常而随意增加服药剂量或次数。
第三,如果同时给孩子服用复方感冒制剂,家长一定要阅读药物成分表,避免与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如退热药等成分重复。
日常生活中,应让孩子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同时,避免家庭环境过于干燥,保证湿度,有利于孩子恢复。家长也应注意,孩子发热后既不要去捂热,也不要让孩子再次受凉。
发生热性惊厥怎么办?
如果孩子发生了热性惊厥,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步骤处理:
第一,让孩子侧卧或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周围有尖角的东西,保证孩子在惊厥发作时不被伤害。
第二,惊厥发作时,不要给孩子口中塞入任何东西,也不能喂食任何东西,更不要尝试通过按压肢体而阻止抽动。
第三,记录孩子的惊厥持续时间和发作特点,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既往有过惊厥持续状态的发生,应呼叫救护车。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惊厥会在5分钟内停止。
哪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大部分流感儿童都是轻症患者,可以居家护理。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流感的儿童出现超高热、高热不退或发热时间超过3天,精神差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胸闷、乏力、口唇发青、面色差、频繁呕吐或腹泻、抽搐、拒食、尿少或尿色变红、肌肉痛明显;出现症状反复,如流感症状缓解后再次发热等。
大众·半岛新闻综合自青岛卫健委、健康中国、极目新闻、健康报等
- 半岛叨叨丨体育界开启抵制“饭圈”行动!郑钦文、王楚钦等多名运动员解散粉丝群
- 半岛叨叨|2025春运明日启幕,当天可抢除夕火车票!还有这些安全提示,请收好
- 半岛叨叨|新中式风潮来袭 “新春战袍”卖火了
- 半岛叨叨|最幸福的路,是回家的路!2025春运实用帖来了→
- 半岛叨叨|春节将至,“养生零食”走俏!哪个更适合你?
- 甲流多发,如何科学看待所谓“抗流感神药”?专家解答
- @家长们: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多发,这些常见问题要注意
- 半岛叨叨丨新能源汽车如何安稳“过冬”?赶紧学起来,告别“掉电焦虑”
- 半岛叨叨|超99%是甲流!有特效药吗?家人如何防范?
- 半岛叨叨丨朋友圈卖烟花爆竹?警方提醒:发布、转发均涉嫌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