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半女童腹腔、胸腔长出1260g肿瘤,青大附院董倩教授团队精准切除巨大肿瘤

2023-05-24 09:1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8255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女孩佳佳(化名)只有4岁半,正是活泼可爱讨人喜欢的时候,然而,佳佳父母偶然发现她肚子硬邦邦,像是长了一块巨大肿瘤。为了给女儿看病,佳佳父母辗转多地,最终慕名来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找到了小儿外科资深教授董蒨,检查发现孩子腹腔中的肿瘤达到1260g,最终院长团队精准发力将女孩体内病灶彻底清除。

据了解,佳佳因突发性腹痛于外院就诊,行相关检查后考虑腹腔合并胸腔巨大肿瘤,为得到更好的治疗,父母带其来到青大附院,入院后给予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初步判断为腹膜后巨大占位性病变,瘤体大小约1260g,从盆腔到胸腔的心脏中段水平,肝脏、下腔静脉、肾脏等重要器官后方全是肿瘤。右侧肾脏及供应血管、输尿管紧贴瘤体表面,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静脉及下腔静脉发生严重的变形移位,底部深达输尿管跨髂血管处,瘤体性质不明。

如此巨大的肿瘤,要面临高强度手术风险,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需要先行明确肿瘤的性质,如果是神经母细胞瘤,可先行化疗,待瘤体缩小后再行手术,如果是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因为对化疗不敏感,只有根治性手术切除。对此董倩教授团队先行给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考虑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由小儿外科、儿童血液肿瘤科、肝胆外科、麻醉科、放射科组成的多学科会诊。

最终手术由董倩教授亲自完成。

接下来,院长团队在评估肿瘤与血管及周围脏器的关系、相关化验指标及女孩实际情况后决定进行复杂的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在手术室、麻醉科和小儿外科医师的娴熟配合下,青大附院小儿外科历经多个小时,为患儿顺利实施巨大肿瘤切除术,术中出血较少。据了解,在手术时,董倩团队借助了Hisense 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进行术前精准重建血管,使术者可以直视血管变异,降低术中大出血情况的发生。

什么是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呢?据了解,这套系统来源于董蒨对技术有着不同寻常的痴迷。他主导国家十二五课题,与海信集团深度合作开发出了“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能对二维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把腹部脏器和血管从各个角度详细展现在屏幕上。医生可进行精准的手术模拟、手术规划和导航。

术后院长董蒨也感慨应用创新技术,挽救大量疑难危重小儿的生命,是儿外科医生最感欣慰的科技进步!现患女孩生命体征平稳,恢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