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大约在40-45岁开始,出现近距离工作困难,如读书、看报、做针线活等,这就是我们俗称为老花眼,临床上又称为老视。它是一种生理现象,无论近视眼、远视眼、还是正视眼,每个人均会发生老视。
老视的症状 老视的症状有:视近困难,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视近不能持久。某些老视者看近处久后甚至会出现眼胀、流泪和头痛等视疲劳症状。
老视的发生发展相关因素 除年龄外,老视的发生和发展还与个人因素有关,比如原先眼部的屈光不正状态,裸眼状态下出现老视的时间远视眼比正视眼早,而正视眼比近视眼早;从事近距离工作者更容易出现老视症状;身材矮的人比身材高的人较早出现老视症状;地理位置上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较早出现老视;服用胰岛素、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患者,较早出现老视症状。
如何区分早期白内障和老花眼 生活中,很多中老年朋友经常把早期白内障当成老花眼,其实区分老花和白内障很简单,如果是老花眼,看远的视力正常是不受影响的,看近戴老花镜也会很清楚;如果是得了白内障,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即使戴老花镜也没有用。
当老花遇上白内障,想看远看近都清楚怎么办? 这时候就需要做白内障手术,通过植入人工晶体获得清晰的视力,要想白内障术后获得看远也清楚,看近也不花,患者则需要选择多焦点或连续视程的人工晶体。
多焦点晶体一般拥有2~3个焦点,在相对固定的焦点处远、近会看的清楚,而连续视程人工晶体不仅能在在远、中、近三个焦点上看得清楚,而且在远中近焦点之间任何一点上都能看得更清楚,它模拟人眼连续变焦功能,能随时看清移动物体,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连续视程。
所以在解决白内障和老花眼方面,连续视程人工晶体更有优势。
[编辑: 王连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