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帕”!科学防治让生命不再“颤抖”

2022-04-12 10:5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1388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4月11日是第26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防疫抗帕,全程管理”。据统计,中国现有帕金森病患者超过300万人。随着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杀手”。海慈医疗集团脑科诊疗中心本部神经内科一二病区主任、西院区神经内科学科负责人郭瑞友介绍,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

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

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哪些人群容易患帕金森病?

老年人:帕金森多在50~65岁起病,病发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

长期接触工业毒物者:工业当中的锰、汞等重金属也是诱发帕金森病的因素。

有家族病史者:通过长期研究及实践发现,帕金森病与家族遗传性与遗传易感性因素相关。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状?

帕金森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上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

1. 运动迟缓:运动起动困难、动作执行困难是患者最常见和较特殊的表现,早期以肢体远端受累。一般性表现:动作启动困难、自主动作变慢、幅度变小、重复动作易疲劳、不能同时做多个动作、僵住。特殊表现:解系鞋带、扣纽扣难、小写症、面具脸、手摆动减少、流涎、言语减少,语音低沉、单调。

2. 静止性震颤:多数患者为首发症状,4~6Hz(频率的基本单位),多为不对称性,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加剧,睡眠中可完全消失。

3. 肌强直:初期患者患肢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或紧张的感觉,出现动作困难。对侧肢体的自主运动可诱导出肌张力的增高,“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

4. 姿势步态异常:慌张步态,患者站立不稳,肢体反射减弱,容易向前或向后倒,后拉试验,提示疾病已进入中晚期。

非运动症状:

1.精神症状: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幻觉,淡漠,睡眠障碍。

2.自主神经症状: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多汗,性功能障碍,排尿障碍,流涎。

3.感觉障碍:麻木、疼痛、痉挛,不安腿综合征,嗅觉障碍。

帕金森病的治疗

1.帕金森患者需要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早期使用减缓疾病进展的药物,可对减慢疾病的进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2.个体化治疗,根据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本身生活状态及需求等制定治疗方案。

3.不可随意停药和加药,特别对于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抗帕金森病药物不能随意停药和随意加量,如果确实有紧急情况或病情变化,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进行调整用药剂量。

帕金森病的预防

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定期体检等都是预防帕金森病的好方法。

1.保持均衡饮食习惯、适当的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不但有益身心还能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

2.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3.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精神压力过大、用脑过多,保持规律作息。

4.饮食中保证各种维生素摄入,喝绿茶对预防帕金森病有一定效果。

5.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

6.避免或减少应用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7.认真规范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

8.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等人群应密切随访、定期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