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医问诊|45岁男子腹痛当胃病拖成肝病!这种“肝脏杀手”专盯中年男性,尿液变浓茶需警惕
45岁的王先生近来总感觉肚子隐隐作痛,尤其是右上腹的胀痛发作愈发频繁。起初,他以为是吃坏了肚子,自行服用消炎药后症状却未见缓解。随着时间推移,王先生发现自己尿液颜色逐渐变得如同浓茶一般。直至前往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诊,才被确诊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这个陌生的疾病名字,让王先生既害怕又困惑:胆管为什么会硬化?还能治好吗?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如何产生的?我们的肝脏里面有一套结构复杂的“水管网络”负责输送肝脏内产生的胆汁到肠道,帮助消化食物,这套“水管网络”就是胆管。但在PSC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突然“失控”开始攻击胆管,导致胆管壁变厚、变硬,就像水管生锈堵塞一样。随着时间推移,胆汁排不出去,堆积在肝脏里,不仅会引发肝脏发炎,还可能让肝脏逐渐纤维化,最终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它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它的发病可能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有关,而且常常“盯上”中年男性,还可能和炎症性肠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同时出现。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症状有哪些?PSC的症状就像“潜伏高手”,早期可能只是偶尔肚子胀、胃口不好,很容易被当成普通胃病忽略。随着病情加重,黄疸(皮肤、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皮肤瘙痒、右上腹持续疼痛等症状就会越来越明显,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疲劳、体重下降、骨质疏松、凝血功能变差等问题。但最可怕的是,有一部分患者直到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才发现自己得病了。
如何尽早发现得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如果出现这些可疑症状,或者有PSC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医生会通过抽血化验(看肝功能)、做超声以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检查,像侦探一样及时捕捉胆管的病变势头,判断疾病的进展。特别是MRCP,就像给胆管系统拍“3D照片”,能清楚看到胆管哪里变窄、哪里扩张。
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病情予以应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帮助胆汁更好地排出;如果胆管堵塞严重,可能还需要通过内镜或手术,给“生锈、变形”的胆管疏通或相应的支撑。同时,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和胆管变化,一旦发现有肝硬化、肝癌的苗头,及时干预。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虽然“难缠”,但只要我们多留心身体发出的信号,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和这个“肝脏杀手”打一场漂亮的持久战!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反复腹痛、黄疸等症状,千万别犹豫,赶紧到医院检查!
自身免疫性肝病门诊简介
自身免疫性肝病门诊是由在自身免疫性肝病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深厚专业知识的肝病专家组成;其依托医院先进的检验和检查设备,开展全面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检测项目,如自身抗体检测、肝功能以及免疫组合检测、肝脏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以及肝穿刺活检等,为准确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有力依据;结合其相关结果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熊去氧胆酸等)、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定期的随访监测等,旨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的特色门诊。
专业特色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不明原因胆红素升高。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通讯员 赵洁)
- 45岁日本女星疑在家中去世,遗体腐烂多日无人发现,生前患病称“想抗争到最后一刻”,邻居发声
- 一图看懂丨为啥街头实测气温45℃,天气预报却只有35℃?
- 体感温度45℃!高温过程来袭,防暑Tips请查收
- 老人遭遇“恋爱投资”诈骗 警方争分夺秒为其成功拦截45克黄金
- 45秒22,历史第二人!这个即墨小伙厉害了
- 血液、尿液检测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早筛,青岛心血管病医院专家提醒:45岁及以上高危人群需关注
- 全国首个“列车诊室”,8年线上问诊1500余人次
- 济南一90后女子花1万多找“真爱”!被安排45岁带娃男,婚介失联,门店人去楼空
- 警惕!这种癌症正在年轻化,25至45岁女性易中招
- 2025年城阳区“城选计划”选聘45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