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膝骨关节炎疼到走不了?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骨科手术机器人持续“上岗”,精准助力关节置换
半岛网6月11日讯 (记者 孙贴静)自开展骨科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持续“上岗”,已助力十余例各类骨关节病患者完成精准手术并顺利康复。近期,患有膝骨关节炎的刘阿姨和王阿姨(均为化名),就借助这项技术重获健康。该技术通过机器人精准定位,能让手术切口更小、假体植入更精准,患者术后恢复也更快,为骨病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膝骨关节炎被称为沉默的“行走杀手”。刘阿姨和王阿姨两人常年遭受膝骨关节炎带来的困扰,关节变形、无法正常行走,疼痛严重时上下床都十分困难,药物、理疗、甚至微创等各种保守治疗方式都尝试过了,依然无法解决。期间就诊过多家医院,多方打听下了解到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骨科、骨肿瘤科李利昕主任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团队,并最终选择手术治疗。
术前,清晰的CT图像采集、建模,完成个性化手术方案制定。术中,凭借术前精准的测量数据和术中实时信息,给出精准的安全截骨范围,自动化机械手臂完成截骨和假体安装,一气呵成,手术用时一个小时。术后第二天,刘阿姨和王阿姨便能在助行器的辅助下下地活动,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和康复时间。
(图)术前CT图像采集、建模
(图)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
李利昕主任介绍,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式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微创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依赖医生的经验和学习,即便轻微的截骨角度偏差都可能导致假体使用寿命缩短,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机器人手术是对传统手术模式的一种颠覆,从“经验主导”到“数据驱动”,从“漫长康复”到“快速康复”,机器人通过三维影像重建和实时矫正,能将误差控制在1毫米、角度偏差小于1度,保留原生骨骼结构的同时实现假体的完美贴合,无需广泛松解软组织,减少术后出血、降低疼痛,加速患者的康复。从“可怕的”“繁琐的”“漫长恢复的”骨科手术完全质变为“微创的”“精准的”“快速康复”的智能数字化手术的革命性转变。骨科手术机器人不仅能完成关节置换手术,同时适用于创伤、脊柱、骨肿瘤等相关手术。
- 再攀“心”高峰!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成功为高危室壁瘤室速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
- 生死时速!胃癌遭遇大出血,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打赢“止血救命战”
-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内镜技术STESD半小时解除患者多年吞咽顽疾,从此不再“夜不能寐”
-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北部院区终末消毒工程施工公告
- 植物人?昏迷不醒?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开展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唤醒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
- 超重“压垮”脊梁,疼到不敢下地!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为一“超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精准微创解顽疾
- 青岛建造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中心医院项目喜封金顶
- 年纪小恢复得更快?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接连救治多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专家这样提醒
- 38岁男子住进了小儿骨科病房,背后原因竟是……
- @帕友及家属们,4月11日,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这个专属义诊等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