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声医事 | 粽子到底好不好消化?青岛市疾控中心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半岛网5月27日讯 (记者 纪豪杰)端午节即将来临,各式各样美味的粽子逐渐端上了餐桌,你是否也听过这样的说法:粽子不好消化,一定不能多吃。为什么粽子不好消化,还能不能畅快地吃粽子呢?今天,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鞠光秀为市民答疑解惑。
不管是南方的咸粽子还是北方的甜粽子,主要原料都是糯米。跟大米相比,糯米主要为支链淀粉,大米主要为直链淀粉。一般情况下,支链淀粉具有更复杂的分支结构,提供了更多的酶作用位点,淀粉酶可以从多个分支同时分解支链淀粉,因此其消化速度更快。糯米本身比大米更容易消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糯米升血糖的速度很快,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吃了粽子后难以消化呢?鞠光秀表示,我们通常食用的粽子挤压地比较紧实,黏性和韧性较大。如果放凉后,支链淀粉很快连接成致密的结构,进而影响消化酶的作用,增大胃的消化负担。另外,很多咸粽子中加入了大量的油脂,油脂含量高的甚至超过10%,消化这些脂肪本就对胃会产生一定的负担。除了白糯米粽,甜粽子也会加入红枣、大枣、花生,肉粽子也会加入肥肉以及蛋黄,热量都很高,胃消化的难度也会增大。
市民如何选择粽子呢?鞠光秀表示,我们在选购粽子时,一定要在正规的商场、超市购买。要学会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生产商地址、配料表、营养成分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确保购买的产品是合格的。对于真空包装的粽子,认真检查是否出现破损、漏气及胀袋等现象,以防产品变质。自己在家包粽子,选购粽叶时,要小心检查以避免采购到返青粽叶。
粽子怎么吃更健康?鞠光秀建议大家,不管是预包装还是自己包的粽子都要确保蒸熟煮透后再食用。最近气温较高,吃不完的要及时冷藏或者冷冻保存。在吃粽子时,最好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芹菜、西兰花等。建议在午餐时间吃粽子,晚上肠胃消化功能较弱,尽量避免晚上大量食用粽子。很多甜粽子会添加含糖量很高的大枣、豆沙等食材,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每次食用的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血糖大幅上升,因此食用粽子时可搭配蔬菜、瘦肉或豆类这些食物,以降低整体餐后血糖反应。对于老年人和儿童,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对于黏性较大的粽子,一定要控制每次的食用量,并且细嚼慢咽,以免给肠胃造成较大的负担。
- 青岛市投入各类机械16.9万余台,累计收获小麦349万余亩约占全市种植面积的96.4%
- 喜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当选青岛市药学会外科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 无偿献血,无上荣光!青岛市以多元举措致敬无偿献血者
- 暖心!青岛市首例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在西海岸新区认定
- 青岛市拟提名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补充公示
-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跻身“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县域医疗再攀高峰
- 半岛V视|问法热线:走进海泊河公园,律师和民警现场答疑并进行反诈宣传
- 平安产险青岛分公司参与青岛市2025年“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扎实落实“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
- 青岛市2025年首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获批发行
- 介入栓塞精准止血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成功救治晚期肾癌伴大出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