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医师节丨良医治大病,良方惠民生,以综合手段发展中医特色化诊疗
在健康与疾病的交织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其中癌症的阴影让人心生畏惧,而运动中的意外伤害也时有发生。然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中医科,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都被专业的医疗团队以独特的中医智慧一一化解。
医师节到来之际,半岛记者专程来到海军第九七一医院,走近全国政协委员中医科主任封颖璐。她是一位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卓越成就和广泛影响力的专家,在中医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均有着显著的成就。她不仅致力于肿瘤和运动性损伤的中医治疗,还积极推动中医药在癌症治疗全过程中的应用。
术业有专攻 造诣独到
封颖璐从医二十多年,而她有长达15年的时间里门诊和病房都只收治肿瘤病人。这一切要从她在部队服务两年后,考入了第二军医大学说起。
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她深知在医学领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至关重要。为未来的医疗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封颖璐来到了第二军医大学,师从全军首位中西医结合的博士、全国名中医凌昌全教授。那五年的硕博连读时光,是她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阶段。在上海的学习期间,她痴迷于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奥秘,尤其是在肿瘤防治领域,她的科研和临床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回到医院之后,她在中医治疗癌症方面开始“施展拳脚”。封主任告诉记者,之前有一位五十多岁的胃癌患者,手术后发现周围淋巴结有转移,属于恶性程度较高的类型。但他在放疗过程中因身体虚脱和骨髓抑制严重而无法继续。他接受中医治疗的五年间,他每两周换一次药,与医护团队紧密配合。“现在他的身体状况非常好,今年复查结果已经看不到转移的病灶了。这次复查过后我已经给他停药了。”
在肿瘤治疗方面,封主任团队强调中医药应贯穿肿瘤治疗的全过程。对于癌前病变,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预防作用;对于放化疗患者,团队研发了减轻副作用的中药方剂,并特制了外用癌痛方来缓解癌痛;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则通过中医中药调理,促进肿瘤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科室还拥有一系列针对癌性疲劳、化疗后骨髓抑制、食欲差及消化道症状等问题的中医治疗方法。
临床实战多 经验丰富
“中医和西医不一样,中医一定要有适合自己、适合医院的一个方向。让患者奔着这个方向来,就是我们的一个特色。”封主任对中医诊疗有着自己的见解。她鼓励大家临床上提炼和发现的问题,用科研手段去解决,解决完了再回归临床。
结合医院特点,自2016年起,将运动性损伤的中医治疗做为科室发现的另一个主要方向。围绕该方向,先后开展了针灸、拔罐、塌渍、督灸等二十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取得了喜人的临床疗效。这些技术不仅用于治疗运动性损伤,如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及颈椎、踝关节损伤等,还涵盖了18个中医优势病种的治疗,疗效显著。中医科门诊除了设置内科和适宜技术治疗室,还同时开展了小儿推拿专科。科室重视医教研协同发展,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二十余项课题。
满负荷接诊 团队稳定
一个完善的集体,最重要的是稳定。医院中医科自上个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病房,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科室不仅荣获了青岛市优秀中医科、青岛市优秀集体及国家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等称号,还获得了多项国家、军队及省市科技进步奖。目前,中医科拥有31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16名医生和15名护理人员,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年接诊量高达4万余人次,在同级别医院中处于较高水平。
青岛卫健委的政策引导与资源协调,为医院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在青岛市医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医科成功开设了首批中医日间病房,服务于地方百姓。同时,医保政策的落实,确保了患者能够享受到便捷、经济的中医服务,减轻了经济负担。
医院则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就医流程,注重医患沟通,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三方携手,确保患者享受高效、便捷、温馨的医疗服务体验,共同促进健康中国建设,让人民群众在中医医疗领域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半岛全媒体记者 毛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