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重症医学领跑者孙运波:守护生命最后一道防线,书写重症医学新篇章

2024-08-09 18:26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27381) 扫描到手机

专家介绍:孙运波,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两次荣获中国医师奖,在山东省内率先开展并推广肺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持续血液净化、人工肝治疗、心肺功能支持等救治技术,在重症感染、创伤休克复苏、重症康复与营养治疗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了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赞誉。

24小时亮着的白炽灯、精密复杂的专业仪器,以及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病人……这里,是生命的守护站——重症医学科,一个常被外界视为“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然而,对于山东省重症医学的领跑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重症医学科主任孙运波及其团队而言,这里,更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

30余年治疗上万例危重病人:无数次按下生命“重启键”

采访当天,记者见证了ICU内的一场生命逆袭。在孙运波的带领下,重症医学科团队为一名爆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顺利撤除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得益于及时的抢救与精心的治疗、护理,患者的心脏功能逐步恢复,重获“心”生。“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绝不放弃。”孙运波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温情。

作为全国最早一批重症医学科专家,30余年来,孙运波已为上万例危重病人实施精准治疗,无数次按下生命的重启键。历经无数抢救“大战”,见证生命的起伏跌宕,他仍为每一次病情的平稳、好转感到由衷开心。

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面前,重症医学科作为救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生活归于平稳后,重症医学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如今,孙运波坐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重症医学科,带领团队在临床一线守护急危重症患者的同时,不断探索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以实际行动丰富重症医学的服务内涵。对话孙运波,让我们深入探索ICU,聆听他关于生命救治的独到见解与生动实践。

不止于救命:重症医学更关注生存质量,治“未”病而非治“末”病

“很多人其实是不了解重症医学科的,”孙运波坦言,“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它起初在公众甚至同行眼中都有些神秘。”

与多数西医科室按人体器官划分不同,重症医学科聚焦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这一学科的核心在于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发生和进展的病理基础,并借助最先进的技术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治疗。“ICU的水平往往就代表了一家医院的综合救治水平。”

谈及踏入重症医学领域的初衷,孙运波回忆道,正是基于对生命质量维护的深切关注,他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时多次远赴海外,学习并引进先进的重症医学技术与理念。2008年,重症医学获国家正式批准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要求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都要建立ICU。而此时,孙运波已于13年前创办了岛城第一家重症医学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重症医学人才。一路走来,如攀岩者一步步攀至更高处,孙运波感到使命在肩的同时,视野愈发开阔。他说,重症医学的价值,远不止于挽救生命,更在于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提升生存质量。

在公众的传统认知中,ICU往往是生命垂危时的无奈选择,像是医院的“鬼门关”。实际上,这里更是向阳而生的地方。孙运波介绍说,过去的经验表明,许多危重患者因为得到了及时评估和治疗,其康复后的生活质量与普通人并无显著差异。“我们不只是被动地接收患者,而是主动参与到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力求治未病,而非治末病。”孙运波强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日常诊疗中,对于伴有基础疾病且遭遇感染或创伤的患者,ICU团队特别警惕那些常见的但易被忽视的症状,如发烧、呼吸加快等。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免疫机能失衡的苗头,团队便迅速介入,将患者从“危重症的独木桥”拉回安全地带。通过科学管理和精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实现完全康复,其比例高达90%以上。然而,如果干预过晚,出现器官功能异常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抢救成功率就会大幅下降。

不止于抢占“先”机:重症医学科凝聚“硬核”力量,全方位守护患者生命线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麻醉与危重症医学中心是医院重点打造的八大医学中心之一。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重症医学科配备了最先进的监测系统,如床旁智能呼吸机+电阻抗肺断层成像仪,还有微循环和营养代谢等全身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持续血液净化、人工肝和ECMO等心肺功能支持系统,为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强大而精准的生命支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国内首批成立重症医学科的医院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青岛院区重症医学科在中心院区的指导下快速发展。站在这样的高平台上,我们有信心将其打造成山东半岛急危重症救治的区域医疗中心。”孙运波说。科室在多发外伤、严重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ICU后创伤应激功能障碍患者的重症康复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在重症感染、急性循环呼吸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障碍等亚专业方向全面发展,正以敢与死神交锋的“硬核”实力,成为急危重症患者的坚实后盾。

除了标准化的诊治流程和先进的设备,确保患者从救治到康复,更离不开一支高度专业化、团结协作的团队。

时刻待命的特种部队——这是孙运波眼中的ICU团队。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面对的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在观察、治疗、评估、康复、器官支持等各个方面进行密切配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精准治疗。团队中的医生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医疗知识,还需熟练操作各种设备,如呼吸机、血液净化设备和ECMO,以随时应对复杂情况。ICU的护士同样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反应敏捷性。他们不仅要配合医生进行各种复杂操作,还需具备出色的体能,以应对繁重的工作任务。

“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不断追求卓越。恢复病人的生理机能和生活质量,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孙主任说道,ICU并非盲目追求高强度干预,重要的是合理、规范的治疗策略。过多的检查和治疗往往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因此,“我们会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关注并保护人体的每一个器官,严格掌握适应症,确保病人得到最恰当的治疗,同时努力减少他们的经济负担”。

此外,团队还高度关注病人的自我生存能力、心理健康以及周围相关人员的健康。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ICU的医护人员会主动了解并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解除疑虑,帮助其与家属顺畅沟通,真正做到“治疗病痛,更关爱心灵”。

不止于“ICU内”:贯通ICU的入口和出口,打造“生命保障的5S店”

随着重症医学在多种复杂疾病治疗方面取得进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危重症之后还可能面临复杂和持续性的慢病挑战。当患者从ICU转出后,他们的康复之路该如何继续呢?

孙运波认为,医护人员的视野不能仅停留在ICU的病房内。因此,他引领团队积极探索超越传统ICU范畴的服务新模式,致力于为患者打通从入院到康复的全链条通路,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在通路的“入口”处,医院已建立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与重症监护治疗三位一体的高效体系。患者经由现场急救、急诊科治疗后,会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然而,孙运波在工作中敏锐地察觉到,患者在病情稳定后的“出口”问题依然棘手。许多救治成功的慢重症患者,特别是需要带“管”生存和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转出,然而基层医疗机构由于技术力量不足,难以承担这一任务,时常面临康复效果不佳、安全隐患大及费用高等困境。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医院的工作部署,孙运波积极推动重症医学服务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目前,借助国家基层帮扶政策与渠道,以及医学专业学会的支持,重症医学科正致力于打造“生命保障5S”的先进管理模式。他们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基层医院紧密合作,通过专家下沉基层、专项技术培训与远程医疗等举措,建立重症医学学科联盟,为慢重症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随时提供疾病就医咨询和健康指导。

这意味着,通过实时的信息传递、互动与反馈,患者能在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期乃至居家期间,获得个体化医疗服务,并同时享受三级医院ICU的优质医疗支持与指导,确保了治疗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只要他们成为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的患者,我们就将一直负责他们的健康,为他们的生命质量保驾护航。”孙运波坚定地说。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患者成为自己健康的管理者。”施以仁术以拯救生命,施以仁心以抚慰心灵。在鲜花与荆棘交织的探索之路上,孙运波及重症医学科团队正走在最前沿,为山东半岛急危重症、慢重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支持贡献力量,为更多患者及家庭带来希望。 

(半岛全媒体记者 江海峰 通讯员 王艺霖 徐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