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人持续眩晕,没想到是耳朵里的这颗石头在作怪!

2024-03-15 16:3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2882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彤 通讯员 李春燕

很多人都经历过头晕,但有一种头晕让你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起床、躺下、翻身突然天旋地转,一不注意变换动作,眩晕就随之而来,这是什么情况?颈椎病?脑中风?脑供血不足?70岁的王大爷就经历了这备受折磨的一段经历。

前不久,70岁的王大爷突然感到头晕,一阵阵天旋地转,头重脚轻,同时还有恶心、呕吐的感觉,家里人想着可能年纪大了,脑供血不足,进行输液治疗后未见好转,王大爷还是晕晕乎乎,期间曾考虑过颈椎病,行颈椎拔罐和戴颈托等治疗均没有好转的迹象,严重影响了大爷的日常生活。

为了明确病因,王大爷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就诊,结合病史,神经内科医生排除中枢性疾病,建议到耳鼻喉科就诊,考虑是否是耳朵的问题,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张欢接诊了王大爷,经过详细的问诊、查体后考虑王大爷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给予耳石复位治疗及前庭康复训练治疗(眩晕转椅),治疗后王大爷的头晕感明显缓解,家人也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张欢介绍,很多人都经历过头晕,但是像王大爷这种的头晕比较特别,起床、躺下、翻身时突发性头晕,天旋地转剧烈不适,大多数时间比较短暂,仅数秒钟(大多数1分钟内)可缓解,但是当你再次体位变化时,这种头晕感再次袭来,几个回合后,整个人就彻底不敢活动了,这种情况在排除神经性疾病后就要考虑是否是耳石症导致的。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人之所以能够感知方向,是靠内耳中互相垂直的三个管道,称之为半规管,管道里面充满了液体,称为淋巴液,当头的位置改变的时候,管道里面的水会出现不同方向的流动,从而使得内部的纤毛摆动,纤毛的摆动方向被大脑感知,所以我们就有了方向感。会摆动的纤毛上面有很多细小的颗粒,也就是医学上说的耳石。

耳石有时候会脱落,就像房间的墙皮会剥脱一样,脱落的耳石混在了本来纯净的管道的水里,当躺在床上翻身的时候,耳石就会搅动管道里的水大幅度的震荡。这个时候,身体所感受到的就是在旋转,所谓的天旋地转,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是脱落的耳石带来的错觉。这种眩晕的特点是当头的位置改变的时候,比如起床时,会诱发眩晕,一部分人也会常常有头沉感。

耳石症的常见原因:劳累、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睡眠异常;内耳供血不足,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内耳的血供;缺钙或维生素D缺乏:耳石是碳酸钙的结晶,如果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或缺钙,耳石容易疏松,很容易脱落;外伤或剧烈(暴力)运动:外力造成的耳石脱落;继发于耳部的疾病,如梅尼尔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中耳、内耳手术等。

如果出现转头晕,走不晕,比如头转动某一方向就眩晕,直着向前走路却不晕;望床兴叹,在床上躺下、起来、翻身时感眩晕;时间短暂,眩晕发病常常几秒钟到数十秒钟,大多数1分钟内可缓解;时晕时不晕,眩晕的状态时有时无,这种眩晕一般不影响听力;短时间内出现强烈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可判断是否患上耳石症。

张欢医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耳石症有一定的自愈性和复发性,对于初次发生耳石症的患者,因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无法忍受,建议尽快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和治疗,一般会得到良好的预后;对于已经发生耳石症且治疗康复的患者,要遵医嘱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一旦再复发一定要在耳鼻喉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