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艺术·弘扬科学家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走近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得者于腾波和他的团队

2023-03-23 21:03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微信公众号阅读 (274874) 扫描到手机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弘扬。为此,我刊将笔触对准医学科学家群体,以图片为载体讲述他们心怀家国、求实创新、协力攻关、默默奉献的动人故事,以飨读者。

于腾波教授带领团队通过一系列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和临床应用研究,在骨缺损成骨调控分子机制、新型修复材料研制、材料生物学应用、微创治疗策略构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获得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2021年6月23日,于腾波教授团队成功开展了山东省首例Mako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于腾波教授率先引进并装机山东省首台Mako智慧手术机器人,成功开展省内首例机器人辅助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带领学科及团队一直走在智能骨科领域的全国前列。

于腾波教授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不断提高专业诊疗水平。其率先成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规范化培训山东中心,切实提高本学科区域性微创诊疗水平。

潜心研究奉献精神

2022年3月5日,于腾波教授在创新实验室试用团队研发的新型智能关节镜系统。该系统采用自主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智能化关节镜核心控制系统及装备研制生产技术,实现了关节内镜系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及功能拓展需求,打破了国外“卡脖子”技术壁垒,为实现关节内镜诊疗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系统还突破了控制系统自主可控模块化集成式设计以及摄像、光源、主控系统一体化集成等技术难点,首创4K超高清大流量影像数据采集及高效处理还原、智能化功能拓展等先进技术,全方位为骨关节疾病微创诊疗提供智能化、信息化辅助,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2022年4月11日,于腾波教授在结束一天门诊工作后,仍在悉心指导博士研究生科研工作。于腾波教授常教导学生们:“一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做好治病救人的本职工作,更要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要努力让我国的医学走在世界医学发展的前列。”

2022年9月10日,于腾波教授团队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向各位老师们送上节日的美好祝福。

在学生心目中,于腾波教授亦师亦友,他不仅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创意,鼓励学生创新,还在生活中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们在于腾波教授的关怀下,学习热情高涨,心中也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