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突发急性心衰,多学科联手救治,90秒娩出胎儿,成功保母子平安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爱科 通讯员 徐福强
急危重症产妇的抢救是一场“遭遇战”,生命往往转瞬即逝,考验的是多学科团队快速高效的综合救治能力。近日,一位年仅29岁的高危产妇突发急性心衰,经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产科联合多学科专家施救,成功娩出胎儿,母子平安。
高危产妇突发心衰
29岁的孔佳(化名)既往患有甲亢,怀孕31周产检时血压137/92mmHg,被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给予药物降压后,血压控制良好。 5月3日,孔佳因妊娠期并发症被收入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产科,入院后相关检查发现,患者有明显的重要脏器损害,不宜继续妊娠,决定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4日上午,等候手术的孔佳在未接受任何医疗操作的情况下, 突然出现咳嗽,她告诉医生半个月患前轻症感冒,自愈后一直偶有咳嗽;随后,又突然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加重等,产科麻醉师丛丽副主任医师紧急呼叫东院产科主任陶红,并启动院内危重孕产妇救治通道,心内科、呼吸科、新生儿科专家及东院医务科副主任徐立柱即刻向产科手术室火速集结。
专家初步判断,孕妇出现急性心衰。
多学科团队联手救治
羊水栓塞?肺栓塞?药物过敏?急性肺水肿?围产期心肌病?甲状腺危象?陶红主任和各位专家快速冷静分析孕妇病情,孕妇胎膜未破,未进入产程,血压无明显下降,未用特殊药物,羊水栓塞、药物过敏可基本排除,给予用药处置。进一步的检查显示,此时胎心监护显示胎儿心率开始下降,降至80~90次/分,且不回升,继续等待,胎儿随时胎死宫内,在维持孕妇生命体征的同时,产科陶红主任当机立断决定立即实施剖宫产手术。
因为孕妇不能平卧,产科麻醉师丛丽副主任医师及刘玉秋主任医师在孕妇坐立位迅速给孕妇进行静脉麻醉及全麻诱导,产科副主任李宝来手上的手术刀又快又稳,在主治医师于静的配合下,仅用时1分30秒便完成胎儿分娩。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产妇注射吗啡、速尿治疗心衰。
不料新生儿出现轻度窒息,儿科刘文东副主任带领的新生儿抢救团队立即给予新生儿窒息复苏,复苏后新生儿嘹亮的哭声让紧张忙碌的医护稍稍缓了一口气。
随后,母子二人转入心内科进一步治疗,已康复出院。
警惕围产期心肌病症状
“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发生于妊娠最后1个月和产后5个月内,病因不详,其发病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病毒感染、妊娠期异常免疫反应,营养不良等因素相关。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咳嗽、气喘,少数患者发病即为心源性休克、严重心率失常,血栓栓塞并发症或心脏性猝死,来势凶猛。”李宝来副主任介绍,围产期心肌病影像学检查一般呈现心脏扩大、可有肺水肿、胸腔积液、肺动脉压升高,射血分数正常或降低等症状,射血分数及肺动脉高压是患者重要的预后指标,大部分患者可于正规治疗之后,恢复正常心脏结构以及功能,部分患者再次妊娠之后可复发。
“此例孕妇发病即表现为以急性肺水肿为症状的急性左心衰,病情危重,成功保住母子平安与市立医院多学科团队的长期默切配合和联合救治以及医院在危重产妇救治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密不可分。”李宝来说。
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护航母婴生命
青岛市市立医院产科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作为青岛市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产科疑难重症的诊断和治疗居青岛市首位,年均住院12万余人次。产科设有独立的重症监护室,与儿科重症监护室紧密相连,以及毗邻产房的产科手术室,对危重孕产妇及高危儿集中管理救治,拥有多学科合作的抢救绿色通道,每年接诊大量高危妊娠孕产妇,诊治水平居省内前列。